郑州家政服务公司其实,不仅春节前后难找保姆,就连平时也会出现“保姆荒”,“想干的不少,成交的寥寥”,成为劳务市场上一个奇怪的现象。保姆难找,难在“称心”二字,这个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。从今天起,本报将推出“郑州家政市场调查”系列报道,从家政服务、薪资、培训等多方面入手,剖析郑州家政市场的现状、困境以及出路。
郑州家政服务公司过半雇主认为好保姆难找
“找个称心如意的保姆咋就这么难呢”,家住嵩山南路的李启明想为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找一个保姆,可一个月里请了五六个,没有一个合心意的,不是对老人没耐心,就是饭做得不可口。
郑州家政服务公司一份问卷调查显示,59%的雇主认为好保姆难找,26.7%的雇主认为好保姆不难找。
郑州市家政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郑翔说,保姆市场多是自发形成的,雇主一边心存戒备,一边又怀着侥幸心理去寻找保姆,因此一年甚至个把月换几个保姆不足为奇。
郑州家政服务公司采访中,记者发现雇主家的保姆来源一般都比较多,43%通过家政公司介绍,30%的保姆是从老家来的,27%通过亲朋介绍。可以看出,从家政服务公司请保姆是郑州居民的,熟人介绍依旧占很大比例。据了解,郑州市从事保姆行业的人员有80%是农民工,她们大多是在农闲季节进城务工,受教育程度不高又缺乏必要培训,很容易与雇主产生矛盾,大多数雇主还是觉得熟人好相处。
郑州家政服务公司心理屏障隔开保姆与雇主
“家里平白无故多了一口人,你觉得好相处吗?”家政服务是一种“零距离”的服务,保姆要走进雇主的家庭,信任和体谅是最重要的。可是在实际生活中,用工家庭与保姆之间常常缺少这种信任和体谅。保姆们谈起雇主,流露出的也多是抱怨:想找个雇主挺难,要遇上一户好人家难上加难。
保姆小吴服务的家庭住在16楼,用户经常要求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,稍不如意就说:“你们家玻璃就是这样擦的吗?”雇主的态度让小吴十分难过,辞职走了。
某家政公司负责人王瑜称,全社会都应从整体上转变观念,职业不分贵贱,人也不分等级,保姆和用工家庭是完全平等的。
家政市场将搭建信任平台
雇主与保姆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法律约束,也抑制了一些普通家庭对家政服务的消费欲望。
郑州家政服务公司郑翔算了一笔账:按每七八户家庭需要一位保姆计算,郑州市的保姆需求量应该超过10万人,现有从业人员供不应求。当前,郑州保姆市场正处于这样一种状态:许多有保姆需求的家庭不知从哪找合适人选,而想做保姆的人又不知道哪一家有需要。
郑州家政服务公司郑翔认为,关键在于家政市场缺乏一个信任平台,这是一套对双方的考评系统,提供派单、跟踪、服务、反馈、监督一系列服务,保姆与雇主的个人信息都可以查到。
郑州家政服务公司据悉,这个由家政服务业协会搭建的考评系统明年初有望投入使用,我们期待由此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员,同时也让家政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能够彼此放心。 记者 栾 姗